尊敬的何鲁丽副委员长,各位代表、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这里召开创建全国无烟示范学校试点项目启动会,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推进学校控烟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代表卫生部,也代表中国控烟协会,预祝会议园满成功!

    众所周知,烟草消费对全世界的健康、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破坏性的严重后果,己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球约有吸烟者12.5亿人,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达600万。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到2030年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将超过800万。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8种慢性病中,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糖尿病等6种慢疾病都与吸烟相关。而这6种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己占当前人口死亡总数的85%以上。因此,2003年第56届世界卫生大会的192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去年9月举行的第66届联大首脑会议重点讨论了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问题,在政治宣言中把控制吸烟作为防治慢性病的首要措施。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现在吸烟者超过3亿,受二手烟暴露人口达到7.4亿,每年有12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为保护人民健康,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于2006年1月9日起在我国正式生效。大家知道,《公约》是一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条约。《公约》第8条及其《实施准则》明确规定,缔约方应在缔约后5年内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室内工作场所、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实现无烟,以保护公众免受烟草烟雾危害。近几年来,卫生、教育、广电、工商、铁路、民航、交通等部门积极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控烟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在控烟履约方面做得还很不夠,差距还很大。

    特别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的是,我国青少年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在逐年上升,并呈低龄化趋势。我们知道,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身体各部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控能力较弱,与成人相比,他们更加经不起烟草的诱惑和毒害。近年来国内外烟草商为了牟取最大利润,千方百计利用“低焦油、低危害”、“淡味”烟等伪科学谎言欺骗公众,利用影视名人、偶像效应,引诱青少年吸烟,把青少年和妇女作为他们扩大营销的战略目标。因此,青少年的吸烟问题己成为控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毒害,2010年7月,教育部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随后又委托中国控烟协会制定了《无烟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托幼机构评估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无烟评估标准》。许多地方有的教育、卫生部门己按要求行动起来,做出了一定成效,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深圳等省、市,都行动较快,值得肯定。但据中国控烟协会去年对800所高等院校进行无烟环境暗访评估结果显示,800所高校中只有16所高校无烟环境得分超过60分,仅占2%,有83.63%的高校得分在40分以下。这说明,学校控烟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任,不仅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还应有健康的体魄。吸烟本身是一种成瘾性慢性疾病,严重危害身心健康。作为培养新一代的建设者教育基地、文化摇篮,各级学校都应从自身做起,引导青少年远离烟草,努力达到无烟学校要求,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无烟清新的健康校园,并为全社会控烟作出示范。为此,我希望:

    一、各地教育、卫生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创建无烟学校话动。要认真学习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贯彻落实两部文件,遵守当地政府控烟规定,努力达到无烟学校标准。项目单位更要起到示范作用。

    二、开展广泛深入的控烟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了解烟草危害,远离烟草,拒绝烟草。卫生部门要在控烟宣传资料方面提供支持。

    三、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起表率作用,带头不吸烟;原来吸烟一时未戒的也应做到不在校园内吸烟,并制止校园内一切吸烟行为,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生活方式。

    四、青少年学生要自觉抵制烟草诱惑,做到不吸烟、不敬烟、敢于拒绝二手烟。建议各级学校进一步开展“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签名活动,形成声势。

    五、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社会控烟活动,首先劝导自己的父母、亲朋远离烟草,共同创建无烟环境,为构建和谐健康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预祝“创建全国无烟示范学校试点项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