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毒品,这三种东西在河南省精神病院成瘾科(河南省医疗戒毒中心)主任徐建强眼中其实是一类物质——成瘾物质,这三种成瘾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疾病——慢性脑病。

   从事6年戒毒治疗工作,后专攻戒酒治疗,现在,徐建强把自己也当成一个患者,给自己戒烟。“如果医生成为病人,他才更理解病人。”徐建强给自己戒瘾的过程中,用切身感受去理解戒瘾病人的痛苦。

   医生自我戒烟 有“灵丹妙药”吗?

   7月11日,记者走进河南省精神病院成瘾科。“再有两天,我就戒烟5个月了。”徐建强说。

   2月13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徐建强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是,扔掉烟灰缸、火机和剩余的半包烟,然后在墙上钉上一个标牌:“禁止吸烟”。下班后,给几个好朋友打电话、发短信,正式宣布戒烟。

   用“仪式”般的行为,徐建强准备告别30年的吸烟生活。

   徐建强烟瘾很重。8个月前记者采访他,就领教了他的烟瘾,一边吸烟,一边交谈,一下午两个人吸了一包烟,最后,口干、嘴苦、舌尖辣,仍然烟不离手。徐建强回忆,吸烟高峰期是在1984年,那时一天大概两包烟。

   现在,徐建强遇到递烟的人,会微笑着说:“我已戒烟5个月了。”不管对方多热情,徐建强态度坚决、不留余地。偶尔,有患者家属为表达感激,把一包烟扔到桌上就走,徐建强在对方离开后,就把烟扔掉。

   一个戒毒医生戒烟戒得这样彻底,一定有什么“灵方妙药”?但实际上,徐建强戒烟,没有吃过一片药,他经历的痛苦,一点也不比普通烟民少。   “戒烟与戒酒、戒毒一样,都属戒瘾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成瘾行为主要是靠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只是辅助。”徐建强说,要说吃了某种药立即见效,在目前基本上是骗人的。

   拒烟武器:“你有什么权利毒害别人?”

   去年11月,徐建强开始用一个月时间筹划戒烟。这就是所谓“戒烟的思考前期”。这时候,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戒烟动机”。健康,这是最重要的戒烟动机。当了多年医生,徐建强比常人更理解吸烟的危害,但这一回,他像小学生一样,重新学习,并在纸上总结:“吸烟毒害谁?如果不在乎自己的身体,还不在乎老婆、孩子、父母的身体吗?”

   徐建强戒烟后,遇到十分热情的敬烟者,他会对那些人说:“你有什么权利毒害别人?”这句话的效果十分好,因为,谁都不愿意充当那个“拿烟谋害他人生命”的角色。

   徐建强戒烟更强烈的动机是职业身份。“给别人戒酒,自己的烟瘾却戒不了,这不荒唐吗?”徐建强说,一名医生,叼着一支烟,对别人大谈健康,病人会怎么想?

   面对这种职业尴尬的不止是徐建强一人,有资料显示,中国有45%男医生吸烟。徐建强觉得,一名医生,如果在患者面前吸烟,那他实际上是一边给病人开药,一边在用自己的行为“降低”药效。

   “思考前期”之后是“戒烟思考期”,大约是一个月时间。这一阶段,他最大限度强化这种动机。他在内心激励自己:“我是戒瘾科的主任,如果我自己做不到,我还有什么资格面对病人和科里的医护人员。”

   咬牙闯过20分钟的心理渴求

   从2月13日起,徐建强走过了行动前期—行动期—维持期—复发期等4个心理阶段。4个阶段,5个月,他和平常人一样经历了心理煎熬的过程。他把这5个月的所有痛苦概括为:“焦虑、渴求、觅烟行为。”

   戒烟的最初两周,对烟的渴求最明显,徐建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焦虑症病人。断烟给他生理带来的变化是:血液中尼古丁浓度减低,强烈渴望吸烟、头晕目眩、胃部不适、便秘、紧张、易激怒、注意力不能集中、抑郁及失眠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戒断症状群”。

   如果是普通患者,徐建强会建议在此阶段用一些抗焦虑药物,但徐建强没有用药。他想让自己的身体记住这一段“病人体验”。徐建强用专业知识提醒自己:“心理渴求其实只有20分钟,扛过去就好了。”

   徐建强是“咬牙闯过那20分钟,熬过20分钟就不想吸了。”当然,这种心灵渴求在这5个月里如潮水一样,一潮退去,一潮又来。

   戒烟、戒酒基本上是终身治疗

   作为一个治疗“酒依赖”的医生,徐建强经常提醒病人学会“拒酒”,这是戒酒成功的关键。戒烟过程中,徐建强也真切体验到了“拒烟”之难。中国人历来讲究“烟酒不分家”,这样一来,酒宴上拒烟的确是个考验。

   徐建强说,拒烟一定要果断甚至无情。这样做表面上是不尊重让烟者,其实是不给自己复吸留机会。让烟者也有两类,一类是出于礼节;一类是出于恶作剧心理。“后者常常执意让烟,破坏你的戒烟计划。”徐建强说,无论哪一种,只要拒烟的态度坚决,就可以挡住他们的进攻。

   家人和朋友在戒烟最艰难的阶段成为徐建强的监督者和支持者,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心理干预力量。徐建强说,戒烟者要勇敢地对周围人宣布戒烟的决定,这样,他们可以成为一支监督力量。自尊心强的人,不愿意让人看到自己“出尔反尔”,不愿意让别人小瞧自己,这在无形中成为“戒烟动力”。“其实,和你一起谈论戒烟这种行为本身对我就是一种治疗。”徐建强说。

   戒到3个月时,心理渴求仍然很强。徐建强说,这时候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稍不注意就会复吸。直到戒烟半年后,这种渴求才渐渐消退。

   记者采访时,徐建强已经度过强烈的渴求期,但在措辞上,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他只说“我正在戒烟”或者“我戒烟5个月了”,从来不说“我戒烟成功了”或者“我已经戒烟了”。

   徐建强解释,戒烟、戒酒基本上是终身治疗。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只有少数吸烟者第一次戒烟就完全戒掉,大多数吸烟者均有戒烟后复吸的经历,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最终戒烟。

   医学标准是,戒烟1年后不复吸才能诊断为戒烟成功。但徐建强认为,心理渴求真正消失是在两年后。

   戒烟者随时提醒:“现在不吸了。”

   戒烟5个月来,徐建强时常翻看相册,以前,几乎每张照片都是手指夹烟的形象,那时脸色灰暗。近一段时间,徐建强照镜子发现,戒烟以来,自己的脸色变好了,而且现在早上起床,不像以前那样咳痰了。

   上次采访徐建强,是在8个月前,这次见到他,记者也明显发现,他的脸色确实变得白净而有光泽了。还有更多的有利因素在鼓舞着徐建强。以前,徐建强的心率在92~95次/分钟,现在是80次/分钟;以前血压是高压136、低压86,现在分别降到120、80。

   “把‘再吸一支’变成‘现在不吸了’。”徐建强说,“如果非要讲经验,那就请戒烟病人在心灵渴求时这样提醒自己。如果永远都能做到‘现在不吸’了,那你就戒烟成功了。”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