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禁烟活动。(本报资料图)

罗湖某商场的游戏厅内贴有明显的禁烟标示。(本报资料图)

2002年4月14日,深圳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召开第五届国际戒烟竞赛深圳赛区新闻发布会。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展、100多个国家和地区50万-100万吸烟者参加的“2002年国际戒烟竞赛”在5月2日拉开序幕,深圳首次参加这项竞赛。16年后的今天,控烟已经成为了深圳作为一座文明城市的标志。深圳的控烟工作也渐趋成熟,走在全国前列,这当中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反复,回望近20年的控烟史,它所展现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圳作为一座文明城市的“进化”史。

文明的先声:

领先全国开展控烟

2002年4月14日,深圳市首次组织市民参加“国际戒烟竞赛”,当时的市健康教育研究所,即现在的健康教育促进中心,召开了深圳赛区的新闻发布会。“那一年,共有3600人参赛戒烟。年龄最大的76岁,烟龄最长的59年5个月,年龄最小的20岁。”健促中心健康促进部健康教育专干吴丽告诉记者,比赛最终抽取了8名参赛者进行戒烟生化检测,并对3名通过检测确定为成功戒烟者进行了表彰。

2006年,这一赛事继续举办,更多市民踊跃参赛。“竞赛既提高了社会对控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提高了市民控烟的意识和控烟知识水平。”吴丽说。

深圳人的控烟意识和热情并非一日形成的,在1998年还没有实行控烟立法之前,深圳人的吸烟率、吸烟人群比例并不低于其他城市。“20年前的深圳,无论是公交车,还是图书馆、展览馆、少年宫等公共场所,吸烟现象都很严重,吸烟的人肆无忌惮。而当时的深圳经济特区是全国首个进行地方立法控烟的城市。”深圳市控制吸烟协会常务副会长庄润森说。1998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对控烟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烟草广告受到限制,公共交通工具、博物馆、展览馆等诸多公共场所吸烟现象得到控制。

文明的发散:

医疗行业示范建设无烟单位

然而,1998年的条例由于执法主体不够明确等原因,效果还是很有限,很多室内公共场所仍旧能见到吸烟现象。1998年的条例曾被媒体报道“立法十多年未开出一张罚单”而备受诟病。控烟立法与执法在实际运作中遭遇了瓶颈,文明的进程遇到了阻力。

为打开突破口,深圳率先在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开展控烟工作。2003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市卫生局、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和市控制吸烟协会等单位在东门广场举办了大型公益健康宣传活动,并对医务人员掌握控烟条例的情况进行了测评,正确率达93.5%。同时,各行业、部门也积极响应,创建无吸烟单位、无吸烟政府机关办公楼。

2005年,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和深圳市控制吸烟协会首次联合发文建设“无吸烟单位(学校)”,在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建设“无吸烟医院”,号召“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医务工作者要带好头,成为控制吸烟表率”。2006年底,市内所有公立医院都创建为“无吸烟医院”。至2008年5月31日,全市共有无吸烟单位、无吸烟教育机构和无吸烟医疗卫生机构261家。

2010年4月23日,全市卫生系统全面禁烟工作正式开始。“当时深圳市卫生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向所有的市属医疗卫生机构下发方案。各区卫生局一把手也要签署控烟责任书,做不好的一票否决。掀起了一波控烟热潮。”庄润森说。

文明意识逐渐扩散到更多领域。2002年,以“拒绝第一支烟”为代表的签名活动覆盖到30万名中小学生。同期展开的还有现场签名戒烟活动。2005年和2006年签名活动又分别覆盖到136间和283间学校,分别有12.49万和33.96万名学生在“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的新一代”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文明的硕果:

以大运为契机建设无烟城市

由点及面,文明的意识从个人扩散到群体,深圳的控烟工作也由一个个单位扩展到整个城市。2011年,以大运会为契机,深圳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展示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依托当时国际无烟赛事的相关规定倡议,深圳提出打造“无烟大运”。针对建设无烟场馆,张贴无烟标志,维护无烟环境制定了许多细则和指引。对于在场馆内吸烟采取劝导为主、合理引导的举措。控烟单位组成领导小组,总体指挥协调,各点网络人员和志愿者经过培训形成了几百人的督导队伍。督导、宣传形成了浓厚的控烟氛围,借此对整个城市的控烟工作也起到了间接的效果。

深圳控烟协会工作的总思路是,首先堵住入口,控制烟民总量,然后是针对出口,戒烟引导。于是,督导劝阻的同时,控烟工作也开始注重“疏”。2014年底,深圳420个医疗机构中有68家开设了戒烟门诊。在扩大戒烟门诊数量的基础上,市卫计委要求全市每个区至少有一所规范化戒烟门诊。同时在100多家会员单位及医疗队伍中筛选出40多名戒烟专家,组建咨询专家团。控烟办、市控烟协会每年两届,举办戒烟旅游活动,通过综合干预(包括:传播干预、心理干预、药物干预、行为干预)和健康趣味运动实现快乐科学戒烟。

此外,医院也探索了门诊戒烟干预。全市38家综合性医院的门诊医生在接诊时招募吸烟者进行简短警告劝诫,一年内对每位吸烟者进行五次电话随访。疏堵结合为控烟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深圳人的控烟意识迈上了新台阶。

文明的变革:

拉开室内全面禁烟序幕

2011年市卫人委协调市法制办、市人大等立法相关机构,共同开始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的修订工作。条例修订草案把旧条例中由卫生行政部门一家负责的执法权,赋予教育、交通、公安、城管等12个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其对各自职责领域内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与旧条例相比,修订草案一方面扩大了禁烟场所,由7类增至16类,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场所也新划定为禁烟场所;另一方面,大幅提高了处罚金额,如在禁烟区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罚款由原来的20元大幅提高至500元。在禁烟场所的经营者未履行控烟职责且逾期不改的,罚款由原来的最高3000元提高至3万元。

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在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和以往不同的是,新条例强化了政府在控烟规划、考核以及经费保障方面的责任,明确了场所控烟的职责,扩大了禁烟场所范围,严格限制了烟草销售和烟草广告。设立了全市统一控烟投诉电话,处罚额度提高。为提高可行性,还规定酒吧、歌舞厅等歌舞娱乐场所和茶艺馆等休闲服务场所在2016年12月31日之前列为限制吸烟场所,在过渡期限届满后,即2017年1月1日开始,自动转为全面禁止吸烟场所,拉开限制吸烟场所全面禁烟的序幕。

文明的进阶:

控烟执法“车轮战”

两类限制性吸烟场所全面禁烟后,2017年市控烟协会开展了五轮控烟督查“车轮战”,对场所全面禁烟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督查,对违法吸烟者和控烟不力的场所进行曝光。五轮督查共督查场所134处,行政警告场所56处,处罚人员118人次,每人被处罚50元,共罚款5900元。

控烟工作任重道远,2018年4月开始对互联网类场所展开执法督查。深圳市控制吸烟协会会长高文辉说,近年来,控烟宣传和执法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条例刚颁布时,在公共场所劝阻吸烟人员,很可能发生冲突。而近两年,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烟民只要遇到宣传、劝阻或执法,基本都能很自觉地配合。

控烟工作走过了20年的历程,经历了立法优先、创新执法的砥砺变革,市民意识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时代巨变。先进、文明、人性化的控烟行动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支持,从深圳控烟工作的进程中,可以管窥深圳这座文明城市的进化史。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