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亿烟民的中国,“控烟”之路还有多远要走?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校园,又是否混杂着尼古丁的气息?记者在上海各大高校走访调查百余名大学生,不少大学生烟民居然是在高校点燃“首烟”,压力、人情、场面也“绑架”了高校的禁烟路。

并不反对室友抽烟

“我在进了大学之后开始接触烟草的。”在采访时,不少大学生烟民都说出了这样的“标准答案”。某高校大四学生孙阳的寝室有四个人,其中三个人都是“烟民”,且都有一两年的吸烟史。“刚进大学时只有一个人抽,可后来随着男生们聚会、吃年夜饭等等,有时候不接别人递过来的烟会显得不入群,不够兄弟,再加上好奇,自己也就开始抽烟了。”孙阳说。该寝室唯一不吸烟的男生李杰则表示,自己不吸烟,但也不反对室友吸烟,这毕竟是个人喜好。“有时寝室烟味浓了,我咳嗽两下,室友也会主动开窗通风。”李杰说,“我不想因为吸烟和室友闹矛盾。”

像孙阳这样在进入象牙塔之后点燃“首烟”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有人将吸烟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考试挂科需要补考、实习面试没有通过、失恋、被老师批评等情况下就抽上一支烟;有的人则是在社交场合“推不开”,学生会开会部长递过来的烟不能不接、社团活动时认识新朋友也会抽根烟;更有学生是老资格的“烟民”,打游戏时嘴里经常叼着一根烟,还有将抽完的烟盒摆在宿舍阳台,“我室友抽过的烟从红双喜到中华,排了一排,后来塞满了一个鞋盒呢。”孙阳告诉记者。

高校买烟过于易得

记者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建桥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做了一份在线调查,136名大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90.44%的学生身边有同学或学校教职员工吸烟,接受采访的刘姓大学生直言不讳:“我们学校图书馆旁边烟味很浓,我也经常看到食堂工作人员在午后蹲在校园吸烟。”而沪上某高校负责教学楼洗手间清洁的阿姨也表示,经常从男厕所中扫出不少烟头。

在高校园区,烟草太容易购买也助长了大学生烟民。在沪上某高校宿舍区内的超市里,烟草被摆放在最显眼的收银台、付款处,而且品种也十分丰富,价格从每包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收银员介绍,前来买烟的既有学生,也有教职工,还有一些到学校来办事的校外人员。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曾经表示,“烟草价格过于便宜使得多数学生都买得起烟草,遍布大学校园周围的零售店铺为学生们购买烟草提供了便利。”而沪上某高校辅导员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美国纽约就把允许购买烟草的年龄由18岁上调至21岁,值得借鉴。

“劝阻”烟民的不足两成

在调查中,72.06%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高校校园内的超市有烟草出售。对于自己所在高校是否有禁烟标识,只有41.91%的学生选择了“有”,另有34.56%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关注。另外,只有11.76%的学生选择了会主动劝阻身边吸烟的同学或老师,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刘禹成的回答极具代表性,他觉得,是否吸烟是别人自己的选择,在烟味很大的情况下,自己会做出扇风动作或咳嗽来表达不满。同济大学大二的赵子谦表示,如果在地铁等不透风的公共场所遇到,自己会进行劝阻,但如果是一些私人场合,自己会选择避开而不加以干涉。

目前很多大学尚未出台惩罚校园吸烟者的法律或文件,而学校是否具有惩罚权同样存在争议,所以无法罚款、处分吸烟师生。此外,有的学校面积大、建筑多,而从事控烟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无法对校园建筑进行彻底检查监督。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