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全世界二手烟问题最严重的国家,超过7亿女性和小孩,在家里和公共场合,都长期是二手烟受害者。研究表明,如果老公吸烟,老婆得肺癌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00%以上。(4月12日《科技日报》)

  二手烟的弥漫不仅给一些人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明明对二手烟有些反感与排斥,却故作镇定、强颜欢笑;在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型社会,为了避免伤害吸烟者的脸面,一些人宁可委屈自己、“成全”别人。全社会对二手烟危害某种意义上的忽略和漠视,让消减二手烟没有得到足够的价值认同。

  人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让我们置身一个风险社会。然而,风险漠视却成为了一种尴尬的现实。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强,公众对那些突发的、伤害性大的风险警惕性较高,而对那些缓释性的、无直接生命伤害的风险防范不足。二手烟的危害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很容易被人为地低估。

  不同的人们有不同的“意义之网”,吸烟者总是能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甚至自欺欺人的借口。不论是将吸烟作为一种与自己和解的途径,还是将吸烟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只看到吸烟显性的正功能,却忽视了吸烟隐性的负功能,一个对自身吸烟的危害没有清醒认知的人,也很难意识到二手烟会给他人带来痛苦与伤害。

  从农业社会坚固、沉重、形状明确的固体状态转化为现代社会松软、轻灵、千姿百态的液体状态,社会流动的加速,让我们越来越多地与熟人、“半熟人”和陌生人发生联系。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如何与他人愉快、和睦相处?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懂得体谅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和心理感受,才能让别人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即使是一个吸烟爱好者,也要呵护他人“不吸二手烟”的权利。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吸烟有害健康”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的当下,吸烟者也要学会抵制诱惑、管理欲望、约束自己,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即使自己欲罢不能,也要在他人在场的时候,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规则意识与边界意识;二手烟表面上看是一个习惯问题,实际上却折射出失衡的权利关系——二手烟的受害者,大都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即使妻子明确表示对吸烟的厌恶,一些丈夫依然自说自话。

  对二手烟的态度,见证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二手烟的命运,说到底也是老百姓是否有足够体面和尊严的一面镜子。在享受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也懂得尊重他人的利益诉求与精神需要,在看到自我的时候也要为他人在心中留一个位置;只有做到了这些,二手烟困境才有破解的可能。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40962号 Copyright © 1992-2011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慧东里16号楼906  电话:64983905  传真:64983805 邮箱:catc@catcprc.org.cn